第一回 第二回 第三回 第四回 第五回 第六回 第七回 第八回 第九回 第十回 第十一回 第十二回 第十三回 第十四回 第十五回 第十六回 第十七回 第十八回 第十九回 第二十回 第二十一回 第二十二回 第二十三回 第二十四回 第二十五回 第二十六回 第二十七回 第二十八回 第二十九回 第三十回 第三十一回 第三十二回 第三十三回 第三十四回 第三十五回 第三十六回 第三十七回 第三十八回 第三十九回 第四十回 第四十一回 第四十二回 第四十三回 第四十四回 第四十五回 第四十六回 第四十七回 第四十八回 第四十九回 第五十回 第五十一回 第五十二回 第五十三回 第五十四回 第五十五回 第五十六回 第五十七回 第五十八回 第五十九回 第六十回

其他同样精彩,等你来爱

第十六回

上一章 下一章

周德威力救存孝

  话说晋王遣人打听,黄巢差总管葛从周领兵四十八万,在黄河西岸安营。晋王即令起营,四十五万番汉兵,二十七镇诸侯人马,径近黄河。周德威曰:“大王人马,可在东岸安营,遣兵过黄河交战。”晋王说:“周德威与李存孝领五百锦衣人,保吾看黄河一遭。”众军得令,不移时,即到黄河岸边。晋王举目看那黄河,水势凶恶。有诗为证:

  遥望黄河混渺茫,昆仑气脉发来长。

  古言斯水从天降,巨浪洪涛过太行。

  逸狂诗云:

  忆昔鸿濛判,昆仑是祖山。

  黄河源发远,万里涌狂澜。

  七井三门险,通淮入海难。

  澄清何日见,贤圣产其间。

  晋王看了黄河,回营坐下,即令李嗣源、康君利、李从信:“与你四路诸侯,王重荣、韩鉴、曹顺、周顺帅兵一万过黄河,与巢贼对面南首安营,轮流出马。”又叫存孝:“你同安休休、薛阿檀、薛铁山、贺黑虎,领一万人马,过黄河与巢贼对面北首安营,轮流出马”。众将领令,统兵过黄河来。

  却说哨马报与葛从周曰:“今有李晋王手下第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彭白虎,打死班翻浪,活捉孟绝海,杀败人马,特来飞报。”葛从周听说大惊道:“这三个好汉死了,天下难保!”下面闪出耿彪,向前高叫总兵曰:“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日下官出马,若要活存孝,就生擒来;若要死存孝,就斩头来。”葛从周喝曰:“孟绝海那三个好汉,岂不如你,却被他杀了,何况你乎?”又一人身长丈五,膀阔三停,却是五军都救应邓天王,大叫曰:“末将有一计,可成大功。”从周问:“是何计?”邓天王说:“是犯将计,借刀杀人。南边是李嗣源营,北面是李存孝营,今夜三更时分,未将假装存孝兵反,口称我是十三太保李存孝,今父王用人不当,有功不赏,我今反了。头目听说反了存孝,谁敢出来,必定都过黄河报与晋王。晋王必定自来拿存孝杀了,营中没了存孝,就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吾不惧矣!”从周说:“此计甚妙!”

  邓天王即整点人马,等到天晚,将近三更,领兵到李嗣源营前,就杀进去,一声炮响,却开了营,一边杀人,一边叫造反。众将听说反了存孝,都驾船乘夜走过黄河去了。却说北首下存孝营听知,问是那里锣声鼓响,人说是巢贼的兵劫了大哥的营,存孝说:“不要妄动,等到天明,讨这劫营的贼来雪恨罢。”

  却说邓天王正杀了半夜,领人马竟回本营,来见葛从周。从周问曰:“劫营之事何如?”邓天王答曰:“全中我计了!”从周大喜道:“这是你的头功,”邓天王说:“今营中缺少粮草,小将就领人马占华州,催运粮草来,以救燃眉之急,不知总管意下何如?”从周说:“如此甚好。”邓天王恐存孝来寻他,故说催粮,以便脱身。

  却说存孝等待天明,领兵南首下去,看那大哥,被巢兵杀得尸横岸口,血染河流。存孝痛哭,与四将商议道:“你们守营,我过黄河见父王,禀命一遭,却回来拿这贼也末迟。”

  却说晋王升帐,只见大太保哭进营来。晋王惊问嗣源,嗣源把存孝劫营造反事情细说一遍。晋王问:“他怎的反?”旁边闪出两个仇人康君利、李从信,向前告曰:“夜来黑影里,只见虎磕盔、虎皮袍、搪猊铠、毕燕檛、横铁搠,一边里杀,一边里骂,说:“父王用人不当,有功不赏,无功不罚。”晋王听言大怒。守营将报云:“存孝下马等令。”晋王说:“他既反了,却怎又来见我?”二人说:“这贼,只说父王不知,他此来又要将老营兵赚过河去,父王只问他,知罪不知罪,他若答应知罪,父王可就令人拿去杀了,除此一害。”晋王道:“这件事,是个两头不相照的事。”晋王命存孝进营,遂问:“存孝知罪么?”此时存孝,不知是那个知罪,想是南首下,贼将劫了大太保的营,我兵未曾接应救护,敢是这个知罪?便答道:“儿知罪了!”晋王就叫刀斧手拿存孝去斩。从信、君利听说斩存孝,喜不自胜。逸狂有诗云:

  犯将谋成谗复戕,朦胧险误杀忠良,

  德威力救方能免,赢得芳名万载扬。

  却说周德威跪下说:“大王不可因一时之怒,而杀自家大将。今存孝反与不反,你也拿来问个明白,那时杀也不迟。”

  晋王默思良久,答曰:“军师之言有理!”就叫拿回存孝。晋王问曰:“汝如何一旦负义,私自造反?”存孝告曰:“儿受父王厚恩,欲报未能,怎肯造反?”晋王曰:“你既不反,如何说知罪?”存孝说:“父王问儿知罪,儿因逆贼劫了大哥的营,儿不曾领兵救应,是这个知罪。”德威口:“大王险些中了此贼的犯将计!且把存孝囚在营中,大王差一个的当军人,到贼营前打听个消息,便知真假。”

  晋王听说,即令李嗣源领兵过了黄河,径去巢兵营前索战,军士报葛从周曰:“如今唐兵在营前索战。”葛从周曰:“何将愿去对阵!”言未绝声,闪出大将耿彪叫曰:“小将愿去出马!”披挂当先,即时向阵前问曰:“来将是谁?”嗣源说:“吾是大唐李晋王世子,大太保李嗣源,你是谁人,敢来与我对阵?”耿彪答曰:“吾是大齐皇帝驾前大将耿彪!”李嗣源问耿彪曰:“不知你军中那个贼定下这犯将计来,着我父王发怒,把存孝杀了!”耿彪听说杀了存孝,叫嗣源曰:“若论我耿彪,也不怕存孝,是我营中邓天王定的妙计。”嗣源曰:“我家到不曾中你的犯将计,你今中我赚将计了。”耿彪曰:“何为赚将计?”嗣源曰:“我父王虽然发怒,存孝未曾受刑,正在疑惑之间,着我来探消息,今日被我把你言语都赚出来了,却不是赚将计?”耿彪大怒,拍马舞刀,就砍李嗣源。嗣源持戟急架,未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有诗为证:

  二将逞功能,马蹄纵乱横,

  放开白玉辔,方显两龙腾。

  卓吾子评:

  当时令邓天王之计果行,则存孝冤死久矣,唐天子何日得还京师耶?


残唐五代史演义

《残唐五代史演义》(又名《五代残唐》《残唐五代史演义传》等)是传为元末明初罗贯中编辑的长篇历史小说,成书于元末明初。小说依据史传,间以虚构,以编年的形式,主要描写了唐末黄巢起义到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这段动荡时期的兴衰历史,展现了唐末和五代时期重大的政治、军事斗争。唐末天下大乱,梁、唐、晋、汉、周相继产生,从此引发了高老鹞力胜郭家雀、王彦章命丧绝章岭赵匡胤三打韩通等传说故事,一直到赵匡胤登基建宋。全书取材于正史和民间传说,缺少艺术加工,多直接采用陈言。对黄巢多有歪曲,少数人物如李存孝、王彦章等形象描写尚生动。

0条评论